宁城县201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

 宁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2月20日在宁城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365娱乐场下载代县长   马占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2年工作回顾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打基础、蓄力量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着力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6亿元,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增长8.8%;第二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41.7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比22:47:31。招商引资62亿元,增长2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9亿元,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1亿元,增长16.6%。地方财政总收入7.9亿元,增长5.3%;地方财政总支出28.2亿元,增长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7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2元,分别增长14%和10.9%。
  (一)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3512工程 ”进展顺利。食品、冶金、化工三大产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54亿元,汐子、塞飞亚、再生资源、中京、生物科技五个工业园(产业园)实现销售收入93.8亿元,塞飞亚、鑫马等12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3.3亿元。宁城经济开发区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宁城老窖被评为首批“内蒙古老字号”。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实施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7个,完成投资39亿元,21个项目建成投产,26个项目稳步推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02项,19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工业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投资2.3亿元,收储土地2152亩,新修道路5公里、绿化6.2公里,铺设排水管线15.5公里,架设供电线路13.4公里。汐子工业园公铁立交桥和铁路货场开工建设。
  农村经济成果丰硕。“1171工程 ”稳步推进。县乡财政投入资金450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7亿元,扶持发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新增2.8万亩,达到23.3万亩;家畜存栏新增19.1万头(只),达到135.9万头(只);果树经济林新增1.9万亩,达到9.3万亩;膜下滴灌新增14.15万亩(玉米11.45万亩、经济林2.7万亩),达到25.2万亩。粮食产量14.75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农牧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销售收入超百万元龙头企业新增4家,达到88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20家,达到308家;新增涉农商标7个、农产品认证8个;产业化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9%。农牧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投资1.3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1.5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40万亩,营林造林14万亩,整修甸子灌区渠道10.2公里,完成土龙、公爷地水库除险加固,新建人畜饮水工程46处,解决4.2万人、3.6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
  第三产业提档升级。旅游业实现新突破。投资1.9亿元,紫蒙湖景区完成部分景观建设,道须沟景区二期工程完工,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和道虎沟古生物化石遗迹保护馆对外开放。藏龙谷景区通过3A级验收,松枫山庄被评为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全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亿元。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投资1.2亿元,新建改造专业市场4处,标准化农贸市场6处,依法规范马路市场5处,铁西物流园区(一期)、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投入使用,“北商西菌南果中菜东物流”市场格局得到巩固。商贸流通业加快发展。新合作连锁超市入驻我县,正基百货、新客运站商城投入运营,鸿业购物广场、金帝商业城主体完工,金三角城市综合体稳步推进,“一城四轴、两心多街”商业格局进一步完善。金融业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全市金融机构支持宁城发展对接会,建设银行投入运营,宁信融资担保公司获准筹建,全市首家“助保贷”业务启动,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百亿元,达到108.7亿元,投放贷款53亿元,增加6.3亿元。
  (二)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天义城区总体规划修订完成。投资3.8亿元,收储土地1523亩,赤凌一级路连接线建成通车,新修改造城区道路9条、42万平方米。投资8170万元,实施新水源地、污水及污泥处理工程,新建换热站13座、天然气加气站1座,铺设管网20.4公里,新增供热能力100万平方米、燃气入户1605户,成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县。财政投资4.1亿元,拉动社会投资20亿元,实施14片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征收房屋916户,商住开发30万平方米。投资360万元,新增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24盏、街路标识牌248块。启动自治区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集中开展3次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明显改观。社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铁西街道花园社区被评为全市文明社区。
  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镇乡总体规划编制基本完成。投资2.9亿元,改造镇乡街路8公里,敷设自来水管道51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3处,硬化绿化15万平方米,安装路灯353盏,商住开发10万平方米。全县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38%。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六个一”工程,培育设施农业、林果等主导产业村21个,4个自治区级、4个县级试点村和62个重点推进村步入规划明晰、发展有序的新阶段。
  交通电力建设实现新跨越。投资15.4亿元,赤凌一级路宁城段建成通车,新修通村油路(水泥路)16条、200公里,新建改造桥梁9座,公路总里程达到2064公里(油路1151公里),51%的行政村通油路。投资1.6亿元,柏林一次变新建和宁一变迁建进展顺利,新建、续建66千伏变电站9座,其中3座投入运营。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科技教育工作成果显著。全区首家农牧机械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功组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启动实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投资5.5亿元,新建和续建校舍18万平方米,教育基础条件达到全区领先水平。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均达到100%,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提高9个百分点,职普比达到2.1:7.9,民族教育、特殊教育取得新进步。
  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县医院门诊综合楼、蒙医中医医院门诊医技楼投入使用,精神病防治院、妇幼保健所、五化中心卫生院综合楼主体完工。蒙医中医医院进入三级乙等蒙医中医综合医院行列,神志病科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新农合参合人数44.7万人,全区首家基层卫生院住院全报销试点工作成效明显。严格执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10.83‰,自然增长率5.27‰,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43个百分点。
  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中心综合楼主体完工,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9个、草原书屋50个,实现镇镇有文化站、村村有草原书屋的目标。成功举办第六届辽中京文化节和首届喀喇沁(宁城)文化论坛,辽中京遗址保护性开发项目启动,蒙古族民间故事剧《诺恩吉雅》获全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京蒙帮扶合作继续深化。争取帮扶资金680万元,黑里河食用菌交易市场和蒙医中医医院蒙中药制剂室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石景山区与我县交流合作更加密切,投入资金220万元,支持我县社会事业发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同仁医院对口支援县医院签约,石景山区医院与我县基层卫生院实现人才交流。
  (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就业工作成效显著。新增城镇就业305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28个,安置高校毕业生3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劳务输出11.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亿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63万元,返乡创业2614人,发展返乡创业村4个。
  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人数达到21.8万人。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新增1800人、1555人和1013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7万人。全年发放社保资金2.7亿元。民政综合福利中心正式运行,全市首家村办敬老院(汐子村)主体完工。发放城乡低保金7770万元、五保供养资金835万元。残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实施救助3.9万人次,发放救助金2480万元。
  惠民政策全面落实。发放粮食直补、农机具购置等各类补贴3亿元。办理助学贷款2356万元,4261名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建成保障性住房900套、5.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异地安置房1038户、8.8万平方米,改造农村危房500户。投资4083万元,实施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82个,居全市首位。投入资金3870万元,扶持1.2万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五)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53件,办复率100%。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民族团结大好局面得到巩固。“六五”普法扎实开展,公民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第八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扎实推进,应急管理、行政复议和政务公开工作得到加强。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机制,政府采购依法规范。加大审计、监察力度,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扎实推进社会矛盾排查化解,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县财政投入资金3100万元,解决改革遗留问题。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依法保护耕地,土地利用更加合理。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矿业秩序明显好转。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安全生产形势继续稳定好转。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防教育继续深入,双拥、民兵预备役和人防工作取得新成果,人事人才、广播电视、统计、档案、续修县志、老区建设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可喜成绩,是县委正确领导、几大班子通力合作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建言献策、鼎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付出努力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宁城发展的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欠发达的基本县情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支出压力大,综合实力亟待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功能不完善,服务业发展不足;社会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个别部门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强,部分干部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对于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3年主要工作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县委十四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继续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坚持三化互动、工业优先,突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宁城。
  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达到16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达到13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达到5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20%,达到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达到2031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到7280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4亿斤左右。
  围绕上述总体思路和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围绕建设国家级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城市矿产基地和自治区装备制造(农机)示范基地的目标,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持续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提升三大产业竞争力。加快塞飞亚上市步伐,扩大肉鸭屠宰加工规模;推动东方万旗牛肉熟食项目达产达效,争创驰名商标;支持宁城老窖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实施燕京(中京)啤酒20万吨搬改扩项目,壮大生产规模;完成元力酒业扩建,促进品牌升级。推进京都淀粉一期达产达效,开工建设玉米胚芽加工项目。食品工业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整合四龙地区煤炭资源,力促煤矿安全稳定生产。推动宏大、首鑫源达产提效,尽快启动凌钢怡山矿业依法生产,规范八里罕南场子、汐子胡墩梁等地区采矿秩序,铁粉产量稳定在200万吨以上。继续推进矿业秩序整顿,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完成鑫马三期、建支二期项目建设,钢铁产量突破100万吨、铸件2万吨。冶金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推动瑞泰化工、兴联化工一期达产达效,支持天宇、日月星大地等膨润土加工企业进行技术研发,提高膨润土精深加工比重,年加工膨润土100万吨。推动双赢、辽中京化工等化肥企业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实施100万吨缓控释肥项目,年生产化肥30万吨以上。促进得丰焦化和汇丰染化稳定生产,建成德川玻璃纤维项目。化工工业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
  构建多元发展工业体系。依托中京工业园,推进立发纺织5万纱锭、飞雁40万件羽绒服项目达产达效,引进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依托机械制造产业园,支持长明、巨昌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快与中国农机院和知名企业合作,引进农业机械、汽车配件、机床等制造企业,提升装备制造产业层次。依托再生资源产业园,推动石硕金属、润苍锌废渣提取有价金属等项目顺利投产,开工建设海能蓄电池等项目,力争在报废汽车和废旧电子拆解等领域实现突破。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管理。投资4.7亿元,收储土地1670亩,新修改造道路6.9公里,完成汐子公铁立交桥和铁路货场扩建,开工建设汐子绿园污水处理厂,建成汐子工业园、机械制造产业园66千伏变电站。加强园区土地利用管理,依法收回低效、闲置用地,严厉打击规划区内私搭乱建行为。加强入园企业调度和服务,经济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120亿元以上。
  (二)加强农牧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围绕建设国家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县的目标,调整结构,夯实基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稳步发展日光温室,积极推进冷棚(食用菌)建设,新建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1处,新增设施农业2.8万亩。加快发展林果业,新建千亩以上林果基地5处,新增果树经济林2万亩。提升畜禽养殖业发展水平,建成标准化规模肉牛示范场10个,发展存栏千头以上奶牛牧场2处,建成出栏千头以上生猪养殖场20处,新增家畜存栏17.1万头(只);发展禽类养殖4000万只,其中出栏肉鸭3000万只。发展芦笋、火龙果、药材等特色种植1200亩,珍珠鸡养殖3万只。
  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建成温氏集团10万头种猪扩繁场一期工程和12万头商品猪苗生产场,完成林源育苗工厂建设,积极引进储藏、加工、运输等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百万元以上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家。以一肯中尖椒市场为重点,推行农产品精深包装。整合品牌资源,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完善市场体系,壮大经纪人队伍,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强化市场储存、集散功能,开拓京津冀等外埠市场。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9万亩(玉米膜下滴灌11万亩、谷子1.6万亩、马铃薯1.3万亩、大地蔬菜6万亩、果树经济林3万亩)。新增水土保持治理3万亩,实施中低产田改造1.7万亩,推广保护性耕作43万亩。加快推进打虎石水库向天义城区输水、天义东小河防洪治理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人畜饮水工程25处,解决4万人、3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工程,营林造林19万亩。
  (三)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围绕建设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目标,优化布局,提升层次,促进第三产业繁荣活跃。
  加快发展旅游业。修建福峰山至藏龙谷景区通道,完成黑里河道须沟景区和紫蒙湖景区二期工程。拓宽温泉街道主街路,实施热水河路坝一体工程,加快温泉综合开发。推介古生物化石保护馆—辽中京—法轮寺历史文化探索游、黑里河—紫蒙湖—温泉生态观光休闲养生游、清格尔泰旧居—承平宁抗日纪念馆—陪嫁牡丹—葫芦峪红色文化体验游3条精品线路。加大“四张名片”宣传力度,研发区域特色旅游商品,举办“中国?宁城首届国际旅游文化节”“首届宁城旅游商品汇”,推进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成立旅游产业专业合作社,提高服务质量和消费水平。全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以上。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完善铁西物流园区基础设施,打造县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加快小城子农副产品购销、黑里河食用菌交易等4处专业市场建设,新建改造农资批发市场1处、标准化农贸市场6处、农村连锁超市15家。建成宁城国际酒店、金穗酒店和鸿业购物广场,推进金三角城市综合体和商贸城建设。完善和优化城镇商业网点布局,积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新型业态。健全社区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家政、物业等家庭服务业,拓展休闲、健身等消费领域。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完善政银企定期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搭建银企沟通合作平台。引导商业银行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完善担保机制,推进助保金贷款工作,促使信贷资金更多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加快县信用联社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步伐,确保包商银行投入运营,新增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各1家。全年投放贷款60亿元以上。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赤峰南部次中心城市的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加快天义城区建设。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切实维护规划权威。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坤都伦街公铁立交桥,新建改造大明街、友谊路等街路7条、19.8万平方米。实施功能配套工程。建成新水源地、大明街排水泵站、污水及污泥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铺设管网39公里,增加日供水能力2万吨、集中供热面积47.5万平方米、燃气入户1500户。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继续推进城中村及棚户区改造,征收房屋100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312套、异地安置房726套,开工建设廉租房126套、公共租赁住房20套,完成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35.3万平方米。实施绿美亮工程。绿化亮化天马街、园林路等5条街路,美化亮化哈河大街、大宁路等两侧建筑,新增绿化面积5.5万平方米。实施商住开发工程。加强土地储备,完成商住开发30万平方米。
  推进小城镇建设。以八里罕(温泉)、汐子、大明、小城子为重点,引导各镇乡结合自身特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配套产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改造镇乡街路10公里,建设居民文化广场3处,商住开发10万平方米。推进重点镇乡所在地尽快实现集中供热、垃圾处理和绿美亮化。新建存金沟、一肯中两个乡镇办公及生活设施用房。有序推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全县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加强综合整治,推进镇容镇貌不断改观。
  强化城市综合管理。加大便民服务设施建设和管护力度,新建改造公厕20座、地坑式垃圾箱8个,增设果皮箱500个。完善街路指示牌,增加交通标识牌。科学调整公交运营线路,设置固定停车站点。继续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保持城市环境整洁有序。严格规划执法,坚决打击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加强物业管理,理顺物业管理体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文明教育活动,形成部门负责、社会参与、全民支持的城市管理格局。
  推进街道社区和新农村建设。推广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模式,充实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突出做好就业创业、丰富文化生活、居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建设和谐稳定社区。继续实施新农村建设“六个一”工程,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发展设施农业和林果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组织开展经常性科技培训和文体娱乐活动,每个镇乡街至少建成一个新农村建设典型村。
  加快交通电力建设。投资3.7亿元,开工建设温泉至紫蒙湖旅游公路,新修通村油路(水泥路)200公里,改造危桥15座,提升道路畅通能力和承载能力。投资5亿元,完成宁一变迁建和柏林一次变新建工程,建设八肯中变电站,投入运营小城子、八里罕等6座输变电工程,加快实施农网升级改造,进一步提高电力保障能力。
  (五)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围绕建设新型工业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环境优良地区的目标,理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与发达地区融合发展。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改革发展、富民强县的战略任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进一步破除体制性障碍,在金融、市政及公用事业和社会事业领域吸引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全面落实上级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把发展中小微企业作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围绕大企业、大项目搞配套协作,打造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集群。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支持民间资本依法、有序兴办养老机构。加快乡镇兽医站、天义动物防疫站等单位改革,妥善处理改革遗留问题。巩固扩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激活林业发展要素。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财力更多地用于改善民生、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完善“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各级抓财政增收的积极性。完善乡级财政预决算体系,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长效机制,稳步推进乡村公益性债务化解工作。
  努力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拓展京蒙帮扶合作领域,力争取得更多实效。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资源,加强项目储备。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密切与周边地区合作,加强与东北、京津冀等地区的沟通联系,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瞄准广东、江浙等发达地区和大型企业、上市公司,开展有针对性招商活动,着力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年内引进资金75亿元以上。
  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完善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全局意识,形成人人关心和保护发展环境的社会氛围。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包扶制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违法行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大政风、行风评议和结果运用力度,提高机关行政效能。
  (六)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
  加强科技和人才工作。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提高科技创新对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支撑和保障能力。实施“中京人才”工程,加强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引进高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校安工程3万平方米,新建和改造幼儿园8所、薄弱学校25所,完成15所中小学教学、生活设施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学前三年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基本普及高中教育,推进职教中心进入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行列;重视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严格执行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十条禁令”,加强师德师风和校长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高考一本上线率比上年提高20%。以校车、食堂和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提高师生安全意识,着力建设平安校园。
  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成文化中心综合楼,开工建设电影大厦,提升文化基础设施水平。重视文化人才培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加强文化遗产发掘、整理和保护,推进辽中京遗址、黑城遗址保护规划进入国家项目库,十番鼓乐谱、三座店背阁(抬阁)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备战赤峰市第二届、自治区第十三届全运会。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扩大有线电视和数字电视覆盖面。
  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成精神病防治院、妇幼保健综合楼建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4所、村卫生室30个。提高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推行基层卫生院住院全报销。强化医德医风和医护人员队伍建设,培养全科医生30人。加强卫生监督和疾病防控,严防重大传染病发生。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加强蒙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基层卫生院设置蒙中医科。着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严厉打击“两非”行为,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全力做好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拓宽就业渠道,重点做好“双零家庭”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创业基地建设,促进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充分发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鼓励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到企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00个,安置高校毕业生400名,返乡创业26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城镇职工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各新增100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万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突破10万人。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严厉打击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关心特困家庭、弱势群体基本生活,认真开展社会救济、优抚安置、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连片开发、整村推进、移民扶贫等工程,实现1.2万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七)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围绕建设国家级平安先进县的目标,完善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和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强化法律援助,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与仲裁相衔接的大调解体系。健全网络舆论引导机制,正确引导舆情、社情。建立健全群众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提高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做好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加大信访工作力度。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点统揽信访工作,依法依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信访储备金制度,做好积案化解和困难信访人救助工作。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加强高危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强化监管职能,逐步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抓好各领域专项治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认真做好人防、双拥和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做好统计、档案、续修县志、老区建设等工作。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务实高效廉洁政府围绕建设充满活力、勤政廉洁、富有效率政府的目标,增强服务意识,尽心竭力履行职责。
  严格依法行政。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建议和意见,接受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健全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规范行政执法,严格落实执法责任制,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坚持执政为民。始终把执政为民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人文关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提出的发展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贴近民心,使更多的资源向推动发展倾斜,更多的财力向改善民生倾斜,多做群众急需、群众受益的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事,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政府绩效管理,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完善跟踪问效、考核问责的督查机制,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目标责任体系。大力践行深入一线的工作作风,脚踏实地,少说多做,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安排盯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大力精简会议、文件,严格控制考察、接待和机关公用经费支出。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失职渎职行为。
  加强廉政建设。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抓好政府投资和国有资产项目的评审、管理、监察和审计,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整合国有资产、土地出让、产权交易、资源开发等公共交易资源,建立交易市场和管理机构。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和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加强重要资金的审计监管,加大督查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发挥警示教育作用,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科学发展的目标鼓舞我们团结奋进,富民强县的重任激发我们勇于担当。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各族人民,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乘势而上,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的新宁城而努力奋斗!

【字体: 】 【打印】【关闭

相关文章